1929年底古田會議結束后,陳毅曾提出去廣西的紅7軍或鄂豫皖紅軍。
這是怎么一回事兒?
當年12月28日,毛澤東在古田主持召開了紅4軍第九次代表大會,即***的古田會議。這次會議對紅4軍內的各種傾向進行了批判。陳毅后來說:“但是沒有點名。沒有點朱老總的名,沒有點我的名?!?br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outline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inherit; 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/>
這次會議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《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》決議,總結了紅4軍的建軍經驗,批判了單純軍事觀點、非組織觀點、極端民主化、***平均主義、主觀主義、個人主義、流寇思想等錯誤思想。***選舉以毛澤東為書記,朱德、陳毅、羅榮桓、林彪、伍中豪、譚震林等11人為委員的新的前敵委員會。毛澤東重新回到了紅4軍的領導崗位。
這一場持續很長時間的紅4軍內的爭論結束了,紅軍重新踏上了正確的軌道。但是,古田會議后,陳毅找到毛澤東提出調換工作的問題,希望到紅7軍或鄂豫皖去。
為什么沒去呢?陳毅后來回憶:
毛主席說我:你現在還是留在4軍好,不要到鄂豫皖去,也不要到7軍去,我挽留你。
毛澤東以誠相待,用革命同志式的友好態度對待陳毅。他的這種的態度再次贏得了陳毅的敬佩。
軍史專家吳克斌認為古田會議前的那次是非曲折爭論的結果,對陳毅的影響來說是終生的:
事實也正是如此。最終陳毅選擇了毛澤東作為黨和自己的***,莫不與這次爭執有關,而在爭執解決之后陳毅從此在政治上鐵心認定毛澤東的正確。
陳毅的這段話,的確是他與毛澤東早期關系的真實表露。
陳毅正是在艱苦卓絕的中國革命斗爭中與毛澤東“不打不相識”,才認識到毛澤東的正確和偉大。以后,在黨內遇到什么爭論時,陳毅總是堅定地站在毛澤東的一邊,成為毛澤東的“鐵桿分子”,由此也成為黨內正確路線的代表之一。
——本文摘自年度暢銷書《大河向東:他們為什么追隨毛澤東》